解剖与临床知识讲座
图解胰头十二指肠结合部解剖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1,26(3) : 368-372. DOI: 10.3760/cma.j.cn101202-20200709-00215
摘要

胰头十二指肠结合部为胆、胰、肠三者交汇的部位,此处解剖复杂,生理功能重要,涉及许多类型的手术,搞清其解剖无疑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与临床价值。本文通过对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标本实体解剖的介绍,可了解胰头、十二指肠是如何连接的,胆总管、主胰管是怎样穿入十二指肠壁的,两者穿入十二指肠壁之后又是如何汇合等问题,从而获得对这些问题具体的、直观的认识,同时将具体的解剖与相关手术方式相结合进行阐述,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

引用本文: 魏小勇, 聂乐乐, 徐国辉, 等.  图解胰头十二指肠结合部解剖 [J] .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1, 26(3) : 368-372. DOI: 10.3760/cma.j.cn101202-20200709-00215.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胰头十二指肠结合部为胆、胰、肠三者交汇的部位,在腹部解剖及腹部外科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1,2,3,4]。胰头与十二指肠是如何连接的?胆总管、主胰管又是怎样进入十二指肠的?笔者通过对1例49岁男性胰头癌患者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标本进行实体解剖,从而获得对上述问题具体、直观的认识,以便能更好地指导临床。此例患者胰头肿瘤的直径为1.5 cm,未对局部解剖关系造成明显的影响,现按笔者当时解剖的顺序进行介绍。

图1:胰头位于十二指肠曲中,与十二指肠紧贴,两者间有腹膜覆盖移行,胰头表面有许多血管通向十二指肠,这些解剖结构在外层将胰头与十二指肠连接在一起。

点击查看大图
图1
胰头与十二指肠标本正面观 绿箭示胆囊,黄箭示十二指肠,红箭示胰头十二指肠表面血管,黑箭示胰头,白箭示胃窦
图2
分离出胰头十二指肠前侧表面血管(箭) 2A 正面观 2B 前下观
图3
剪断胰头十二指肠表面的浅层血管,观看深方潜在间隙 3A 正面观 红箭示剪断的浅层血管 3B 前下观 红箭示胰头与十二指肠之间的深层血管
图4
将胰头下份与十二指肠分离 4A 前下观 可见剪断的浅层血管及深层血管 4B 前下观 黑箭示十二指肠浆膜
图5
解剖胰头十二指肠后缘 5A 胰头与十二指肠之间移行的腹膜(箭) 5B 胰头与十二指肠之间移行的血管(箭)
点击查看大图
图1
胰头与十二指肠标本正面观 绿箭示胆囊,黄箭示十二指肠,红箭示胰头十二指肠表面血管,黑箭示胰头,白箭示胃窦
图2
分离出胰头十二指肠前侧表面血管(箭) 2A 正面观 2B 前下观
图3
剪断胰头十二指肠表面的浅层血管,观看深方潜在间隙 3A 正面观 红箭示剪断的浅层血管 3B 前下观 红箭示胰头与十二指肠之间的深层血管
图4
将胰头下份与十二指肠分离 4A 前下观 可见剪断的浅层血管及深层血管 4B 前下观 黑箭示十二指肠浆膜
图5
解剖胰头十二指肠后缘 5A 胰头与十二指肠之间移行的腹膜(箭) 5B 胰头与十二指肠之间移行的血管(箭)

图2:用血管钳撑开胰头与十二指肠之间的腹膜可轻易游离出胰头与十二指肠之间的血管,这些血管由胰头通向十二指肠。如将胰头与十二指肠完全分离,则十二指肠将失去血供,因此在Beger手术中行胰头局部切除时需保留与十二指肠相连的部分胰头,从而保留十二指肠内侧的血管弓,避免十二指肠及胆总管下端缺血[5]

图3:剪断胰头十二指肠表面的浅层血管可进入胰头与十二指肠之间的潜在间隙。间隙内为疏松的纤维组织及较多的血管,这些解剖结构在深层将胰头与十二指肠连接在一起。胰头下份与十二指肠水平段之间的潜在间隙较为疏松,血管也较长,两者也较易分离,这为十二指肠水平段肿瘤行十二指肠节段性切除手术[6]提供了方便。

图4:剪断胰头与十二指肠之间潜在间隙内的纤维组织及血管,可将胰头与十二指肠分离,外露的十二指肠具有正常光泽的浆膜。

图5:胰头十二指肠后缘同样具有腹膜覆盖及血管移行,此侧血管较少,剪断此处腹膜及血管,可以从后侧进入胰头与十二指肠之间的潜在间隙。

图6:在后侧将胰头与十二指肠进行分离,可显露胆总管、主胰管的轮廓及其进入十二指肠的部位。

点击查看大图
图6
胰头与十二指肠标本后下观 黑箭示主胰管的轮廓,绿箭示胆总管的轮廓
图7
胰头与十二指肠标本正面观 白箭示幽门,黄箭示主胰管的轮廓
图8
胰头标本上面观 白箭示幽门,红箭示分束分离胰头与十二指肠降部之间的组织
图9
胰头与十二指肠标本正面观 白箭示十二指肠憩室
图10
胰头与十二指肠分离 10A 正面观 白箭示十二指肠憩室,蓝箭示胆总管,黄箭示主胰管 10B 后面观 蓝箭示胆总管,黄箭示主胰管
图11
进一步显露胆总管(蓝箭)与主胰管(黄箭),白箭示"胰腺裸区" 11A 正面观 11B 后面观
图12
胰头与十二指肠标本后面观 绿线示剖开的胆总管走行,蓝箭示胆囊管开口,黑箭示剖开的胰头肿瘤
点击查看大图
图6
胰头与十二指肠标本后下观 黑箭示主胰管的轮廓,绿箭示胆总管的轮廓
图7
胰头与十二指肠标本正面观 白箭示幽门,黄箭示主胰管的轮廓
图8
胰头标本上面观 白箭示幽门,红箭示分束分离胰头与十二指肠降部之间的组织
图9
胰头与十二指肠标本正面观 白箭示十二指肠憩室
图10
胰头与十二指肠分离 10A 正面观 白箭示十二指肠憩室,蓝箭示胆总管,黄箭示主胰管 10B 后面观 蓝箭示胆总管,黄箭示主胰管
图11
进一步显露胆总管(蓝箭)与主胰管(黄箭),白箭示"胰腺裸区" 11A 正面观 11B 后面观
图12
胰头与十二指肠标本后面观 绿线示剖开的胆总管走行,蓝箭示胆囊管开口,黑箭示剖开的胰头肿瘤

图7:胰头下份已与十二指肠水平部、降部分离,可见主胰管的轮廓。胰头上份在行胃窦癌根治的时候需与十二指肠球部分离,以便距幽门2 cm切断十二指肠球部,如行B-Ⅰ式吻合,则需游离更多的十二指肠。

图8:胰头上份与十二指肠降部之间的潜在间隙较为致密,血管也较短,术中分离此处时常易出血,需细致分离,并分束结扎切断。

图9:胰头上份前缘有一处血管难以游离,此处胰头与十二指肠也难以分离,遂用眼科剪细致剪开,发现此处有一憩室,分析可能为憩室周围炎症导致两者紧密粘连难以分离。对引发症状需行手术处理的十二指肠憩室,术中需谨防胆总管、主胰管、副胰管及十二指肠乳头损伤[7]

图10:胰头与十二指肠完全分离,仅剩胆总管、主胰管与十二指肠相连。胆总管、主胰管是将胰头与十二指肠连接在一起的主要结构,是实现其生理功能的解剖基础;十二指肠球部前壁可见憩室,憩室后缘黏附较多的胰腺组织,难以将其与十二指肠分离。

图11:将胆总管、主胰管与胰腺组织进一步分离,发现主胰管黏附胰腺组织,与胰腺组织较难分离;而胆总管与胰腺组织较易分离,这与胆总管囊肿切除手术中囊状扩张的胆总管较易从胰腺组织上剥离是一致的。在剥离胆总管囊肿下端的时候需注意保护主胰管,尤其是胆总管囊肿常合并胰胆管合流异常,此时更要注意防止损伤主胰管[8]。主胰管位于胆总管下方,这与我们平时见到的MR胰胆管成像是一致的。参照"肝脏裸区"的概念,胰头与十二指肠相贴的部份可称为"胰腺裸区"。对十二指肠乳头癌,江慧洪等[9]设计出十二指肠降段切除术,其要点是将胰头与十二指肠降部分离,然后贴胰头断胆总管与主胰管,从而保证切除的彻底性。

图12:剖开胰腺段胆总管可见胆总管走行。在用胆道探子行胆管探查时,需注意胆总管走行的方向并轻柔用力,以免胆道探子从胰腺实质穿出[10,11],笔者就曾遇到这样的损伤。此例患者胰头肿瘤已侵犯胆总管,肿瘤随胆总管一起剖开,因而肿瘤位于胆总管的两侧。

图13:切取十二指肠降部及胆胰管标本,分别从前侧、左侧、后侧观察胆总管、主胰管是如何进入十二指肠的。由于胆总管、主胰管下垂,故用缝针插入胆总管与主胰管之中,使它们保持向上的姿势,因此,图中胆总管、主胰管与十二指肠之间的夹角并不代表其实际的角度。从图中可以看到主胰管在前,胆总管在后,这是因为胆总管经十二指肠球部后方、再经胰头后方或穿过胰头实质进入十二指肠[12],故胆总管位置在后。胆总管与主胰管融合在一起(并非汇合)进入十二指肠,与十二指肠浑然一起,从而为两者在十二指肠壁内形成十二指肠乳头并汇合成共同通道做好准备。

点击查看大图
图13
十二指肠降部标本 13A 前面观 黑箭示十二指肠憩室,其边缘粘附较多的胰腺组织 13B 侧面观 黄箭示主胰管,蓝箭示胆总管,白圈为模拟十二指肠乳头切除术的切除范围 13C 后面观 蓝箭示胆总管
图14
十二指肠乳头侧面观 红箭示十二指肠乳头,白箭示缠头皱襞,黄箭示十二指肠副乳头,白圈为模拟十二指肠乳头切除术的切除范围
图15
十二指肠乳头侧面观 白箭示从胆总管与十二指肠夹角最低点刺入肠腔的直针,红箭示十二指肠乳头开口
图16
十二指肠乳头侧面观 蓝箭示胆总管,黑箭示主胰管,缝针穿过主胰管,红箭示Vater壶腹
图17
十二指肠乳头侧面观 红箭示胆总管进入十二指肠壁的水平,白箭之处可将切开的十二指肠壁与胆总管壁进行缝合
图18
十二指肠乳头侧面观示共同通道长5 mm
图19
十二指肠乳头侧面观 红箭示向上掀起的十二指肠乳头,黑箭示残留的十二指肠壁
图20
十二指肠乳头侧面观 缝针穿过主胰管,白圈为模拟十二指肠乳头切除术的切除范围,切口上缘需离断胆总管与主胰管
点击查看大图
图13
十二指肠降部标本 13A 前面观 黑箭示十二指肠憩室,其边缘粘附较多的胰腺组织 13B 侧面观 黄箭示主胰管,蓝箭示胆总管,白圈为模拟十二指肠乳头切除术的切除范围 13C 后面观 蓝箭示胆总管
图14
十二指肠乳头侧面观 红箭示十二指肠乳头,白箭示缠头皱襞,黄箭示十二指肠副乳头,白圈为模拟十二指肠乳头切除术的切除范围
图15
十二指肠乳头侧面观 白箭示从胆总管与十二指肠夹角最低点刺入肠腔的直针,红箭示十二指肠乳头开口
图16
十二指肠乳头侧面观 蓝箭示胆总管,黑箭示主胰管,缝针穿过主胰管,红箭示Vater壶腹
图17
十二指肠乳头侧面观 红箭示胆总管进入十二指肠壁的水平,白箭之处可将切开的十二指肠壁与胆总管壁进行缝合
图18
十二指肠乳头侧面观示共同通道长5 mm
图19
十二指肠乳头侧面观 红箭示向上掀起的十二指肠乳头,黑箭示残留的十二指肠壁
图20
十二指肠乳头侧面观 缝针穿过主胰管,白圈为模拟十二指肠乳头切除术的切除范围,切口上缘需离断胆总管与主胰管

图14:纵行剖开十二指肠降部外侧壁,可见十二指肠乳头及其表面的缠头皱襞,针眼穿出的部位为十二指肠乳头开口,在十二指肠乳头的前上方可见十二指肠副乳头。

图15:将一根直针(弯成直角便于固定在十二指肠壁上)从胆总管与十二指肠夹角的最低点垂直刺入肠腔,此点即为胆总管进入十二指肠壁的起点,由此可以测量十二指肠壁内段胆总管及其至乳头开口的总长度,此例患者测量结果为1.6 cm。本标本经过10%甲醛溶液浸泡24 h,如果是新鲜标本则可能会更长,且不同的个体这一长度是不一样的。

图16:沿十二指肠乳头方向向上切开乳头、十二指肠壁及胆总管,可见胆总管、主胰管从十二指肠壁外斜行插入十二指肠壁内,进而形成十二指肠乳头。在十二指肠壁内,主胰管与胆总管只是一"墙"之隔,此隔包括上份的肌性隔与下份的膜性隔,膜性隔也称"壶腹隔膜"[13]。从笔者以往解剖的标本看,此膜覆盖于主胰管开口,加上主胰管开口细小,以致剖开十二指肠乳头时很难寻及主胰管开口,常常需从十二指肠壁外的主胰管断端插入变直的缝针方能寻及主胰管开口。此例标本未见膜性隔,这可能由先天性缺失或后天性炎症破坏所致。从侧方观察,主胰管开口位于胆总管周径大约时钟5点的位置,这是由主胰管进入十二指肠壁时位于胆总管的前下方所决定的,在行十二指肠乳头切除术时需在胆总管断端的前下方寻找主胰管的断端。胆总管与主胰管汇合形成Vater壶腹,"壶腹"顾名思义有膨大之意。

图17:无论是开放手术还是内镜下行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向上超过胆总管进入十二指肠壁的水平便会切穿十二指肠壁,此时需将切开的十二指肠壁与胆管壁进行缝合以免发生十二指肠漏。十二指肠壁与胆总管壁之间夹有胰腺组织,切开的位置越高,两者之间夹着的胰腺组织越多,越难将两者缝合在一起。

图18:胆总管与主胰管在十二指肠壁内汇合,此例患者共同通道长度为5 mm。有些专著或图谱将胆总管与主胰管画成在十二指肠壁外汇合是欠妥的,如果是那样,则为胰胆管合流异常,此乃引发胆管扩张症的重要原因。

图19:切断十二指肠乳头旁边的缠头皱襞,游离十二指肠乳头后方,可以将十二指肠乳头向上掀起,此时乳头深方尚留有部分十二指肠壁,不致切穿十二指肠全层,这提示十二指肠乳头乃是胆总管、主胰管自十二指肠壁外插入十二指肠壁内并在黏膜下形成的隆起。

图20:十二指肠乳头虽为"弹丸"之地,但要切除它便会涉及十二指肠、胆总管、主胰管,甚至胰腺组织。在对十二指肠乳头肿瘤患者行十二指肠乳头切除术[14]时,需距乳头肿瘤一定距离将乳头及其周围十二指肠壁全层切除,甚至可能要向深方切除部分胰头实质,切口的下份需将十二指肠切缘(如涉及胰腺实质则连同胰腺切缘)行对拢缝合,切口的上份将会出现胆总管断端与主胰管断端,两个断端需行成形处理,然后与十二指肠壁行精准吻合,并酌情置入支撑管。为充分理解这一术式,尚可结合图13图14进行思考。

标本中同样蕴藏知识与学问,希望此文能引起年轻医生对标本解剖的重视,激发他们对临床问题的好奇心,去探索未知领域。

利益冲突

利益冲突 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1]
兰阳军田伏洲. 胆肠结合部的应用解剖[J]. 中国局解手术学杂志2001, 10(1): 65-66. DOI:10.3969/j.issn.1672-5042.2001.01.039.
[2]
郭光金. 胆胰肠结合部的应用解剖[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0, 30(5): 395-399.
[3]
黄志强. 胆胰结合部——外科"遗忘"的角落[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0, 30(5): 329-331.
HuangZQ. Biliary-pancreatic-duodenal junction: the forgotten corner of present day surgery[J].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Surgery, 2010, 30(5): 329-331.
[4]
曹月敏. 胆胰肠结合部的解剖、生理调控机制与相关疾病[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3, 13(1): 1-3. DOI:10.3969/j.issn.1009-6604.2013.01.001.
[5]
庄岩杨尹默. Beger手术——回顾与展望[J].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2017, 6(1): 6-9. DOI:10.3877/cma.j.issn.2095-3232.2017.01.002.
[6]
李雪峰张路遥王权. 原发性十二指肠水平段肿瘤十例的临床分析[J].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9, 34(5): 448-449. DOI:10.3760/cma.j.issn.1007-631X.2019.05.020.
[7]
郭智华刘益民闫耀生. 腹腔镜下十二指肠憩室旷置术与十二指肠憩室切除术疗效对比[J]. 肝胆胰外科杂志2017, 29(5): 407-410. DOI:10.11952/j.issn.1007-1954.2017.05.013.
[8]
李索林张道荣李英超. 胆总管囊肿切除术中胰管损伤的防治[J].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0, 21(4): 211-213. DOI:10.3760/cma.j.issn.0253-3006.2000.04.007.
LiSL, ZhangDR, LiYC, et al.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for pancreatic duct injury during the excision of choledochal cyst[J]. Chin J Pediatr Surg, 2000, 21(4): 211-213. DOI:10.3760/cma.j.issn.0253-3006.2000.04.007.
[9]
江慧洪王晖李阿建. 十二指肠降段(含壶腹)切除术治疗早期十二指肠乳头癌[J]. 肝胆胰外科杂志2019, 31(3): 154-156. DOI:10.11952/j.issn.1007-1954.2019.03.007.
[10]
王钦尧朱黎庆. 胆胰肠结合部的解剖与损伤发生机制[J].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09, 8(3): 171-173. DOI:10.3760/cma.j.issn.1673-9752.2009.03.004.
WangQY, ZhuLQ. Surgical anatomy and occurrence of injury in choledocho-pancreatico-duodenal junction[J]. Chin J Dig Surg, 20098(3):171-173. DOI: 10.3760/cma.j.issn.1673-9752.2009.03.004.
[11]
盛萍姜洪池. 胆胰汇合部医源性损伤的预防及处理原则[J]. 腹部外科2018, 31(5): 302-305. DOI:10.3969/j.issn.1003-5591.2018.05.002.
ShengP, JiangHC.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strategy of iatrogenic injury in choledocho-pancreatico-duodenal junction[J]. Journal of Abdominal Surgery, 2018, 31(5): 302-305. DOI:10.3969/j.issn.1003-5591.2018.05.002.
[12]
冉瑞图. 更好地运用胆胰肠结合部手术的基础知识[J].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02, 6(3): 236-237. DOI:10.3969/j.issn.1009-2188.2002.03.035.
RanRT. The importance of basic knowledge of choledocho-pancreatico-duodenal junction surgery[J]. 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Operative Surgery, 2002, 6(3): 236-237. DOI:10.3969/j.issn.1009-2188.2002.03.035.
[13]
黎冬暄田伏洲李红. 壶腹隔膜的形态及其生理意义[J].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1999, 17(3): 252-253. DOI:10.13418/j.issn.1001-165x.1999.03.036.
LiDX, TianFZ, LiH, et al.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of the ampulla septum 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J].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Anatomy, 1999, 17(3): 252-253. DOI:10.13418/j.issn.1001-165x.1999.03.036.
[14]
王坚杨林华. 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术[J].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3, 12(7): 520-523. DOI:10.3760/cma.j.issn.1673-9752.2013.07.010.
WangJ, YangLH. Local resection of duodenal papillary neoplasms[J]. Chin J Dig Surg, 2013, 12(7): 520-523. DOI:10.3760/cma.j.issn.1673-9752.2013.07.010.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